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,思科無疑是一個成功的公司,分析其過去的歷史,開放成為其成功的秘訣,不過如今讓人憂慮的是,思科正在發(fā)生蛻變,將開放的姿態(tài)轉為封閉。
10月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(fā)布報告,以擔憂中國企業(yè)華為和中興威脅其國家安全為由,建議本國政企用戶不要購買其設備。在這一舉動中,思科無疑成了最大的受益者。
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,華為、中興如今對思科構成了極大的競爭壓力,尤其是華為的發(fā)展,讓思科感到壓力頗大。2011年,華為成立三大業(yè)務板塊,將業(yè)務從傳統的電信設備領域擴張到企業(yè)網和終端,給思科在路由器市場上的統治地位造成未來潛在威脅。有分析指出,此次的事件中,頗有保護思科、維持其對美國市場壟斷的味道。
思科公司成立于1984年底,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,主要生產網絡聯結用的相關設備和軟件。其創(chuàng)始人Len Bosack和Sandy Lerner夫婦都是斯坦福大學的老師,他們想在各自的辦公樓里給對方發(fā)電子郵件,由于技術協議不通用而無法成功,因此發(fā)明了一種處理不同協議的技術,多協議路由器由此誕生,這成為思科公司的起源。
回顧思科成功路徑,開放曾是其成功的秘訣。20世紀90年代,思科以開放的心態(tài),制訂了通過并購迅速發(fā)展壯大的戰(zhàn)略。從1993-2000年的8年時間里,并購了超過70家公司,思科借此得到迅速擴張,公司股價迅速提升,2000年3月,思科公司的股票市值一舉超過微軟,成為當時世界第一大公司。
“網絡管理和互聯網技術為管理信息系統提供了工具,讓管理者的鐘擺往回擺,尋找有完全解決辦法的賣主,而不是按最好出路進行選擇,F在能夠聯接、分析、管理整個全球網絡的管理信息系統經理,開始要求網絡公司向他們提供更廣泛的、有全球服務能力的解決辦法!北葼枴げ祭椎暇驮绱嗽u價思科的舉動。
1999年思科系統宣告與通信公司巨人昆斯特共同開發(fā)一個最大的以IP為基礎的網絡。一年以后,Sprint電信公司宣布一項決定,讓思科建造他們的綜合音頻視頻數據網絡。2000年9月,思科進一步達到VoIP目標,與英特網電話公司Net2Phone公司成立合資企業(yè)。1999年前后思科公司市值一度達到5500億美元以上,最高峰接近5900億美元。
隨著時間的推進,成為全球電信設備市場主宰者后的思科,開始逐漸發(fā)生蛻變。其對華為的打壓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。2003年,思科以知識產權受到侵犯為由起訴華為,而其真正用心很明顯,意在限制華為在國際市場上的擴張。思科已經感受到了來自華為的巨大威脅,這些威脅來自華為的高端路由器在很多方面已經接近了思科的產品,而且在市場上已開始同思科爭搶地盤。
2012年7月,思科宣布終止其于2005年與中興公司簽署的戰(zhàn)略合作協議,該協議內容主要包括公司向其采購路由器等產品。
在成為市場主宰者之后,思科為了防止被稱為壟斷。在對新員工的內部培訓中,不斷強調要避開諸如“干掉這個競爭者”、“控制住這個市場”、“占有這個市場”、“千萬不要忘記‘電子郵件、筆記本電腦和硬盤’會被律師們看到”等詞語,避免來自監(jiān)管機構對其已達成壟斷事實的調查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思科在市場領域阻擊同行的同時,其還試圖借用政治手段來抑制對手使思科擴張。專家指出,此次美國政府指控中國企業(yè)華為和中興威脅其國家安全事件的背后就有思科的推手存在。